即将面临幼升小家长的三大注意
这几日高招考试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无数莘莘学子从这里走向人生的分水岭,众多家长在这时如临大敌。虽然,一时的成功不代表什么,一时的失败也不是最终的结果,不过这时的考试毕竟是对学生十年寒窗苦读的一个总结,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它、战胜它才是王者风范。
纵然是时光无情,岁月匆匆,一切不过弹指一瞬间,但高招考试距离我们家马上面临小学一年级毕业的小豆包来讲,的确是为时尚早。不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无数幼儿园毕业班的家长聚在一起,对即将面临的幼升小也是殚精竭虑,操碎了心。
如果说高招是一个阶段的总结,那么幼升小无疑就是这个阶段的开端。从此孩子从天真无邪的幼儿荣升为一名正式的学生,开始需要面对学校、老师、同学、功课、考试以及少年时代的快乐与烦恼。作为家长,高招的时候只能遥遥伫立在考场之外翘首企盼一个由近及远的背影外,更多是对孩子学业上的爱莫能助;而幼升小的时候,则是紧紧拉着那双尚且稚嫩的小手,一步一步走进学校的殿堂。除此之外,家长在孩子人生刚起步的时候,还需要为孩子搭建一个适合的平台,帮助他快速融入学校,适应新生活。
尤其是近些年来,大家对于学前班这样一个顺应中国教育特色而产生的教育开始质疑的时候,很多家长选择不上学前班直升小学,那么这类孩子以及家长更需要在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一、基础知识上的储备
很多家长不选择学前班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个共识:学前班里会提前将小学的学科知识进行训练与学习,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上课不注意听讲以及似懂非懂的知识不扎实。现在对于要不要提前学习一些学科知识,不同的专家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但是针对到个人家的孩子,说句老实话,除了你,没有人能够完全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任。专家可以站在高处高瞻远瞩,家长则必须脚踏实地为自己的孩子筹谋。
用我家小豆包一年来磕磕绊绊的学习,我个人痛定思痛的观点:想要孩子小学生活快速适应,那么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必须要提前为孩子输入。但是这里的输入并非是搬着课本原封不动的讲解,而是要根据孩子即将学习的内容,有的放矢的让孩子提前有所准备和掌握。
小学一年级里主要就是两门学科:语文和数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一年级也开始开设英文课。
先说语文吧,孩子的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几乎一个月内将拼音知识讲解完毕,之后以每天一课的速度进行着,而每一课的生字量都有十几个。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提前没有任何基础,想要一个月内学会拼音,之后每天掌握十几个生字还要再涉及几十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度可想而知。我家儿子就在语文的生字上伤透了心,之前虽然我们也有认读和记忆,但是由于我的疏忽和无知(我一直认为学习汉字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儿子认字这件事也从不上心。)儿子的生字量远远低于他们班级的平均水平。这样每次的语文小测试,大大打击了儿子的学习自信心与兴趣,甚至一度他已经灰心丧气的告诉我,他的语文就是不好,没有办法。诚然,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赶上学习进度,也确定他一定可以度过认字这个难关,但是彼时彼刻在他心中产生的自我质疑,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消除掉的,需要更多的努力。可是七八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爱动的年龄,又哪里会有太多的自我用功呢?由此矛盾产生——自我质疑,又不肯多努力,从而更加质疑自己的能力……而同样在他们班级里,有些孩子是入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千乃至更多的词汇量,学起语文课文来SO EASY!虽然经过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儿子从心里上已经调整的差不多了,但是每次语文的听写以及背诵课文,他都会先不自觉的后退,而且进行的格外艰难。
所以在入小学前,孩子一定要有一定的生字量、生词量。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把汉字看的很简单,很多时候往往是家长认为的简单并非真的简单,正如一个有名的段子,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家长永远无法替代孩子。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看起来并不难,前期认识数字,图形等,但是到了下半学期,就直接会涉及到百位内的借位和进位加减法。而且对于口算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如果入学前孩子对于加减法不熟悉,到时候也会是一件让人头大的事情。我在儿子入小学之前,给他讲了一些手脑算的知识,对于百位内连加连减他都OK,所以这一年来他的数学并不让我操心。这也更加验证了说,入学之前为孩子打下一定的基础真的很重要。不仅仅是为孩子的知识做储备,更多的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建设。从我家儿子现在遇到数学都是信心满满,而一看语文作业就有些本能的排斥可以窥探一二。
同样,当孩子有了基本知识之后,在开学之初重点可以放在时间的适应与统筹安排上。有条不紊的进入小学生活,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而在训练他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前帮助他养成一些习惯,比如做完习题要检查、比如整理学具等等。
错误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将学科知识一股脑的全盘灌输给孩子,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既不利于孩子对于知识的循序渐进、融会贯通,也不利于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更容易让孩子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二、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本身就意味着自我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对父母有依赖心,对老师有依赖感;父母、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心智特点对孩子呵护有加。进入小学之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老师的侧重点都会在孩子的学业功课上。也就是说,幼儿园的老师更侧重于小朋友们的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而小学的老师则会在知识的架构上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对孩子有更多的要求和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幼儿园里是教室和洗手间在一起的,老师会统一组织孩子如厕;甚至没有太多上课与下课的区别,总是会有老师和孩子在一起;但是进入小学之后就会以铃声为主,铃声响起上课、下课;下课的时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没有老师提醒要去如厕。那么孩子是否具备时间观,是否知道下课时间去解决一下私人问题就尤为重要。有些孩子会在上课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要去厕所……我儿子刚入小学的时候,对于每天上午放学接他回家后,下午居然还要上学感到很疑惑。因为在幼儿园里,家长接走之后就意味着当天的幼儿园生活已经结束。
所以,孩子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要在小学生活开始之前进行。让孩子对于小学是什么,要做什么有一个简单且清晰的认识。可以适当的和幼儿园做对比,让孩子自己找出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来。
再说,幼儿园的标配一般都是一个班级三到四个老师来负责,而小学里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幼儿园里每个班级的名额大概在40以内,而小学里一个班级超过60人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再有责任心,也常常会无力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因材施教。所以具体到自己的孩子来讲,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
自我学习能力详细点讲就是:孩子能否抓住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能否独立完成作业、能否具备复习与预习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自我学习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孩子,能够快速的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适合的状态,玩的时候尽情释放,学的时候专心致志。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而如何将别人家孩子的状态,转变成自己家孩子的状态,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足够耐心和坚持到底的恒心。
家长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的学习是应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来完成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师者无法万能。再直白的来讲,学校教育是为了完成学习内容而进行的基础义务教育,至于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不帮助孩子,还要奢望谁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呢?
三、家长、孩子心理上的调整
对于家长来讲,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新的开端,是一种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依旧是他的七八岁快乐时光,并没有说升入小学一下子就长大了。所以这里就会出现一种矛盾:一边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一边是孩子简单快乐的单纯。家长的步伐一下子迈的快了、大了,孩子自然就跟不上了。于是矛盾产生,日渐冲突。没有了幼儿园时光的快乐相伴,家长多了唠叨不满,孩子多了困惑不解……世界悄悄的在改变!
其实,即便小学生涯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作为家长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毕竟孩子面临的改变更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也更多,不妨静下来等一等他。这时家长才能够看到孩子的显微变化,而正是这无数点滴的量变才可以导致最后质的飞跃,听到花开的声音。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本书,说一个婴儿诞生的刹那,其实是要面临巨大的改变和适应的。比如需要适应地心引力,当他在妈妈腹中的时候,摇摇胳膊踢踢腿,活动的自得其乐;但是出生后却连简单的抬抬手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么我们刚入小学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大多是没有任何的压力,每天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但是入了小学,学习速度之快,老师要求之严,家庭作业之多,考试比率之勤,面对分数之忐忑,哪一样不需要他们格外的适应?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不但没有理解,还不停催促着孩子前行,他们的心中怎会不惶恐?所以,家长的心态一定要先调整:心情尽可能的放稳,速度尽可能的放慢,给孩子时间,给孩子等待。
在儿子幼儿园的时候,我和他的关系是非常亲密无间的。每每他都会快乐的搂着我的脖子,由衷的告诉我他爱我。而小学的一段时光,对于我和他,都是一种桎梏。说到底就是我太急于求成,面对他学习的不用心,学业的不理想,我过于唠叨;唠叨无效后就开始急躁,心情急躁导致脾气暴躁,少了那种静看花开花谢的淡然,多了许多河东狮吼的焦虑。而每次的训斥,得到的结果不过是儿子怯懦的不知所以而已。渐渐的,儿子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静下心来,我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孩子的小学时光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的。在适应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更没有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自以为是的理解孩子。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孩子,又怎么能够总是以为孩子怎样怎样?不妨站在孩子的身边,用平行的视角多观察孩子,用最单纯质朴的心灵体会孩子,用平静坦然的心态理解孩子,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走近孩子,从而引导孩子。切记,正因为孩子在摸索着成长,我们也在摸索着成为家长。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马虎不得,也不能重来!
总之,对于进入小学的小豆包们来讲,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样也充满了挑战。作为家长,积极的鼓励他们,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加油,为他们的每一分变化喝彩,如此足矣!
纵然是时光无情,岁月匆匆,一切不过弹指一瞬间,但高招考试距离我们家马上面临小学一年级毕业的小豆包来讲,的确是为时尚早。不由想起去年这个时候,无数幼儿园毕业班的家长聚在一起,对即将面临的幼升小也是殚精竭虑,操碎了心。
如果说高招是一个阶段的总结,那么幼升小无疑就是这个阶段的开端。从此孩子从天真无邪的幼儿荣升为一名正式的学生,开始需要面对学校、老师、同学、功课、考试以及少年时代的快乐与烦恼。作为家长,高招的时候只能遥遥伫立在考场之外翘首企盼一个由近及远的背影外,更多是对孩子学业上的爱莫能助;而幼升小的时候,则是紧紧拉着那双尚且稚嫩的小手,一步一步走进学校的殿堂。除此之外,家长在孩子人生刚起步的时候,还需要为孩子搭建一个适合的平台,帮助他快速融入学校,适应新生活。
尤其是近些年来,大家对于学前班这样一个顺应中国教育特色而产生的教育开始质疑的时候,很多家长选择不上学前班直升小学,那么这类孩子以及家长更需要在几个方面多加注意:
一、基础知识上的储备
很多家长不选择学前班的主要原因是有一个共识:学前班里会提前将小学的学科知识进行训练与学习,这样可能会导致孩子将来上课不注意听讲以及似懂非懂的知识不扎实。现在对于要不要提前学习一些学科知识,不同的专家有各自不同的见解。但是针对到个人家的孩子,说句老实话,除了你,没有人能够完全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任。专家可以站在高处高瞻远瞩,家长则必须脚踏实地为自己的孩子筹谋。
用我家小豆包一年来磕磕绊绊的学习,我个人痛定思痛的观点:想要孩子小学生活快速适应,那么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必须要提前为孩子输入。但是这里的输入并非是搬着课本原封不动的讲解,而是要根据孩子即将学习的内容,有的放矢的让孩子提前有所准备和掌握。
小学一年级里主要就是两门学科:语文和数学。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在一年级也开始开设英文课。
先说语文吧,孩子的学习进度是非常快的,几乎一个月内将拼音知识讲解完毕,之后以每天一课的速度进行着,而每一课的生字量都有十几个。也就是说,如果孩子提前没有任何基础,想要一个月内学会拼音,之后每天掌握十几个生字还要再涉及几十个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难度可想而知。我家儿子就在语文的生字上伤透了心,之前虽然我们也有认读和记忆,但是由于我的疏忽和无知(我一直认为学习汉字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对于儿子认字这件事也从不上心。)儿子的生字量远远低于他们班级的平均水平。这样每次的语文小测试,大大打击了儿子的学习自信心与兴趣,甚至一度他已经灰心丧气的告诉我,他的语文就是不好,没有办法。诚然,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赶上学习进度,也确定他一定可以度过认字这个难关,但是彼时彼刻在他心中产生的自我质疑,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消除掉的,需要更多的努力。可是七八岁的孩子正是贪玩爱动的年龄,又哪里会有太多的自我用功呢?由此矛盾产生——自我质疑,又不肯多努力,从而更加质疑自己的能力……而同样在他们班级里,有些孩子是入学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千乃至更多的词汇量,学起语文课文来SO EASY!虽然经过这么几个月的时间,儿子从心里上已经调整的差不多了,但是每次语文的听写以及背诵课文,他都会先不自觉的后退,而且进行的格外艰难。
所以在入小学前,孩子一定要有一定的生字量、生词量。千万不要像我一样把汉字看的很简单,很多时候往往是家长认为的简单并非真的简单,正如一个有名的段子,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家长永远无法替代孩子。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看起来并不难,前期认识数字,图形等,但是到了下半学期,就直接会涉及到百位内的借位和进位加减法。而且对于口算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如果入学前孩子对于加减法不熟悉,到时候也会是一件让人头大的事情。我在儿子入小学之前,给他讲了一些手脑算的知识,对于百位内连加连减他都OK,所以这一年来他的数学并不让我操心。这也更加验证了说,入学之前为孩子打下一定的基础真的很重要。不仅仅是为孩子的知识做储备,更多的是对孩子自信心的建设。从我家儿子现在遇到数学都是信心满满,而一看语文作业就有些本能的排斥可以窥探一二。
同样,当孩子有了基本知识之后,在开学之初重点可以放在时间的适应与统筹安排上。有条不紊的进入小学生活,对于孩子来讲非常重要。而在训练他基础知识的同时,可以提前帮助他养成一些习惯,比如做完习题要检查、比如整理学具等等。
错误的做法是急功近利的将学科知识一股脑的全盘灌输给孩子,这样做完全没有必要。既不利于孩子对于知识的循序渐进、融会贯通,也不利于孩子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更容易让孩子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二、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本身就意味着自我人生中的一道分水岭。在幼儿园里孩子可以对父母有依赖心,对老师有依赖感;父母、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心智特点对孩子呵护有加。进入小学之后,学校的教育模式与幼儿园相比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几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完成,老师的侧重点都会在孩子的学业功课上。也就是说,幼儿园的老师更侧重于小朋友们的吃喝拉撒睡等日常生活方面的点点滴滴,而小学的老师则会在知识的架构上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对孩子有更多的要求和帮助。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幼儿园里是教室和洗手间在一起的,老师会统一组织孩子如厕;甚至没有太多上课与下课的区别,总是会有老师和孩子在一起;但是进入小学之后就会以铃声为主,铃声响起上课、下课;下课的时间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没有老师提醒要去如厕。那么孩子是否具备时间观,是否知道下课时间去解决一下私人问题就尤为重要。有些孩子会在上课的时候才想起自己要去厕所……我儿子刚入小学的时候,对于每天上午放学接他回家后,下午居然还要上学感到很疑惑。因为在幼儿园里,家长接走之后就意味着当天的幼儿园生活已经结束。
所以,孩子生活能力方面的训练要在小学生活开始之前进行。让孩子对于小学是什么,要做什么有一个简单且清晰的认识。可以适当的和幼儿园做对比,让孩子自己找出小学和幼儿园的不同来。
再说,幼儿园的标配一般都是一个班级三到四个老师来负责,而小学里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主任。幼儿园里每个班级的名额大概在40以内,而小学里一个班级超过60人的情况也比比皆是。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即便是再有责任心,也常常会无力进行个性化教学;做到对每个孩子不同的因材施教。所以具体到自己的孩子来讲,具备自我学习能力在小学阶段非常重要。
自我学习能力详细点讲就是:孩子能否抓住课堂上的重点知识、能否独立完成作业、能否具备复习与预习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具体的自我学习能力。具备这样能力的孩子,能够快速的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适合的状态,玩的时候尽情释放,学的时候专心致志。具备自我学习能力的孩子,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那种“别人家的孩子”。而如何将别人家孩子的状态,转变成自己家孩子的状态,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的努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足够耐心和坚持到底的恒心。
家长一定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孩子的学习是应该交给学校、交给老师来完成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但师者无法万能。再直白的来讲,学校教育是为了完成学习内容而进行的基础义务教育,至于寻找到最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以及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家长不帮助孩子,还要奢望谁来帮助自己的孩子呢?
三、家长、孩子心理上的调整
对于家长来讲,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一个新的开端,是一种质的飞跃。但是对于孩子来讲,他依旧是他的七八岁快乐时光,并没有说升入小学一下子就长大了。所以这里就会出现一种矛盾:一边是家长望子成龙的期盼,一边是孩子简单快乐的单纯。家长的步伐一下子迈的快了、大了,孩子自然就跟不上了。于是矛盾产生,日渐冲突。没有了幼儿园时光的快乐相伴,家长多了唠叨不满,孩子多了困惑不解……世界悄悄的在改变!
其实,即便小学生涯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作为家长也没有必要太过于紧张。毕竟孩子面临的改变更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也更多,不妨静下来等一等他。这时家长才能够看到孩子的显微变化,而正是这无数点滴的量变才可以导致最后质的飞跃,听到花开的声音。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本书,说一个婴儿诞生的刹那,其实是要面临巨大的改变和适应的。比如需要适应地心引力,当他在妈妈腹中的时候,摇摇胳膊踢踢腿,活动的自得其乐;但是出生后却连简单的抬抬手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那么我们刚入小学的孩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大多是没有任何的压力,每天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但是入了小学,学习速度之快,老师要求之严,家庭作业之多,考试比率之勤,面对分数之忐忑,哪一样不需要他们格外的适应?这个时候作为家长不但没有理解,还不停催促着孩子前行,他们的心中怎会不惶恐?所以,家长的心态一定要先调整:心情尽可能的放稳,速度尽可能的放慢,给孩子时间,给孩子等待。
在儿子幼儿园的时候,我和他的关系是非常亲密无间的。每每他都会快乐的搂着我的脖子,由衷的告诉我他爱我。而小学的一段时光,对于我和他,都是一种桎梏。说到底就是我太急于求成,面对他学习的不用心,学业的不理想,我过于唠叨;唠叨无效后就开始急躁,心情急躁导致脾气暴躁,少了那种静看花开花谢的淡然,多了许多河东狮吼的焦虑。而每次的训斥,得到的结果不过是儿子怯懦的不知所以而已。渐渐的,儿子和我的距离越来越远。静下心来,我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
孩子的小学时光是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的。在适应的过程中,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更没有必要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自以为是的理解孩子。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们不是孩子,又怎么能够总是以为孩子怎样怎样?不妨站在孩子的身边,用平行的视角多观察孩子,用最单纯质朴的心灵体会孩子,用平静坦然的心态理解孩子,这样才能够真正的走近孩子,从而引导孩子。切记,正因为孩子在摸索着成长,我们也在摸索着成为家长。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马虎不得,也不能重来!
总之,对于进入小学的小豆包们来讲,进入新的环境,认识新的朋友,学习新的知识,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样也充满了挑战。作为家长,积极的鼓励他们,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加油,为他们的每一分变化喝彩,如此足矣!
责任编辑: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旨在公益传播,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信息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