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书院
书院发展历史一般认为,官方书院发端于唐玄宗时丽正书院的设置。开元六年(718年),改乾元院为丽正修书院,后又陆续在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建立两所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725),改东宫、京师、东都三所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集贤殿书院成为融修图书、集贤士、讲学论道为一体的官方文化机构,修书是其首要任务。
两宋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期。北宋书院的最显著标志,就是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著名书院。闻名天下的“四大书院”即发端于此,即吕祖谦提出的江西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河南嵩阳书院、河南睢阳书院(即应天府书院)。由于受到官方支持和资助,北宋书院起到了代替和补充官学的作用,但在教学宗旨、内容、方法方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难以作为独立的教育机构与官学抗衡。南宋书院最重要的标志是书院与理学的结合,奠定了书院作为一种独特教育机构的基础和地位。
岳麓书院
元朝是书院建设的繁荣时期,历史上早有“书院之设,莫盛于元”之说。据统计,元朝98年间共有书院406所,其中新建书院282所,兴复旧书院124所。不过,尽管在数量上得到了发展,但在质量上却远远不及南宋。更重要的是,书院越来越官僚化,官学的种种弊端在书院中逐步出现。
明朝时,书院的发展经历了一波三折的大起大落。明初注重官学而禁抑书院,到弘治年(1488-1505)后书院复起,至正德(1506-1521)、嘉靖(1522-1566)发展到高峰(嘉靖一朝新建及修复书院就达596所,远远超过以往各个朝代)。到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控制加强,出现了四次禁毁书院的事件,比如天启(1621-1627)年间禁毁东林书院等。
东林书院
清朝以雍正、乾隆为代表的统治者对书院的政策,使书院体现出两大特征:第一,建设规模达到历史高峰,教育得到全面普及。清朝共有书院近5000所,遍布今天行政区划的31个省份(只有西藏没有),其中新建约3757所。第二,官学化问题更为严重和突出,政府在经费、掌教、学生等方面均牢牢控制了书院,书院逐步成为官学的组成部分。
至清末,书院发展还面临着在东西文化冲突中何去何从的问题。一方面,出现了以上海格致书院为代表的西学书院;另一方面,1901年,清廷下诏改书院为学堂,标志着延续千年的书院制度终告结束。
地图告诉你:书院在国内的分布
书院发端于唐,那我们就从唐代开始,透过“大数据”来看看历史上的书院分布。唐朝有记载的书院共有57所,其中有48所可以确定院址。这48所书院,散布在如今12个省区:
唐代书院分布
五代官方书院无法统计,民间书院共有13所。其地域分布,基本仍在唐代书院的分布范围内:
五代书院分布
纵观书院初期(唐和五代)的分布状态,可以发现两个特点:其一,以长江为线,南方书院多于北方,不妨视为文化南移的征兆;其二,江西、湖南、福建、浙江四省书院较多,初显以江西为中心的书院集结区。由唐至五代,书院经历了300多年的初期发展,已经在社会上立定脚跟,接下来就将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了。
宋代开创了书院历史的新纪元。两宋共兴建书院720所,分布在如今19个省区:
宋代书院分布图
宋代书院分布有如下特点:其一,分布范围比五代明显扩大,包括广西、海南等地。其二,分布由点状变为片状,出现几大密集区,如江西、浙江、福建。其三,发展极不平衡,文化中心明显南移,江南完全取代中原而成为教育与学术的中心。元代对儒家文化的尊重,除了有创建过24400所各级官学外,还可以从它对书院的扶持倡导上体现。元代在短短98年的时间内,共有书院406所,其中新建书院282所(最新统计数据为296所,见下图),兴复旧书院124所。
另外,对于书院的发展而言,元代的最大贡献,是将书院和理学一起推广到北方地区,缩短了南北文化差距。这从如下各省新建书院分布图(分布在如今19个省区)可以得知:
元代书院分布图
尽管总体情况仍是南多北少,但北移的态势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山东超过南方很多省份名列第三亦可算例证。另外,北方书院占全国的比例,由宋代的3.75%飙升到22.63%也是重要的证明。明代承前启后,在书院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虽然明初因为推行程朱理学,书院有近百年的沉寂,但书院与王阳明、湛若水之学重新结合后,再度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数量远远超过此前历代书院的总和,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明代共有书院1962所,其中新建1699所,分布在如今25个省区:
明代书院分布图
其地域分布特色有二:其一,向西北、东北地区推进,甘肃、青海、辽宁等边远地区第一次出现了书院。这标志着书院的发展进入了成熟的繁荣阶段。其二,各地书院密度加大,尤其是西南云贵川三省,成效明显。另外,书院在明代输出到朝鲜,亦是一大亮点(当然,这无法从这张图上看出,下文会讲到书院的海外分布)。
清代,由于官民两种力量的共同努力,书院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清代共有书院4365所(因参考资料不同,也有一种说法推定实际为5000所以上),其中新建书院3878所,分布在如今31个省区,如下图:
清代书院分布图
其地域分布特色有二:其一,书院已经遍布除西藏外的全国所有省区。其二,北方书院少于南方、西部书院少于东部;但西南地区发展很快,尤其是四川进入全国前列。书院在清代风雨飘摇的时局下盛极而衰。1901年,清廷下诏改书院为学堂,使延续千年的书院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各类“书院”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生发。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但还是任重道远的。毕竟,书院最重要的,是要“载道”、“体道”,而不只是有一个响亮的“书院”title,或是多么雅致乃至奢华的宅院。“国人不见书院久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书院在海外
当然,书院并没有随着清廷的一纸诏令而消亡,而是早在明代就遥传海外,并延续至今。
比如,韩国著名的陶山书院。
中国书院传入朝鲜的最明确记录始见于《李朝世宗实录》,其二十一年的记载,也即明正统四年(1439年)。顺治(1638-1661)初年,日本长崎、滋贺等地开始创建书院。雍正(1723-1735)年间,书院又由外国传教士移植到意大利,由华侨移植到南洋的印尼等地。中国书院在清代初年就形成了由东洋而西洋而南洋的态势,使书院及其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陶山书院
走出国门的书院,其基本文化功效没变,但受时代、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它和本土的书院又有区别。一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在华侨聚居区,由华侨创建的书院,创建目的主要是使侨胞及其子弟不忘根本,它和本土书院没有太多区别。
印尼的明诚书院(1729-1902)
第二类,在东亚地区,其所创建的书院,从内容到形式都与本土看齐,但又不乏自身特点,如韩国书院注重祭祀,日本书院强调刻书出版等。当它们学习西方时,就与当地受西方教育制度影响的学校更接近。
日本善邻书院创始人宫岛大八(又称宫岛咏士)与师父张裕钊(“曾门四弟子”之一)纪念碑
第三类,在西方,由西方人建立的书院,如意大利的圣家书院(文华书院),是为学习西方文化的中国人提供服务,其内容和形式离中国本土书院的距离相对远一些。
圣家书院创始人马国贤(1682-1746)
另外,还有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们,利用“书院”这一形式,加以西方宗教思想及科学技术等内容,新创建的教会书院等。它们都是中西文化交流与交融的结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文/三石)
参考资料:邓洪波:《中国书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