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带了800个实习生,无一人成“古籍修复师”
纪录片开头,一扇厚重的铁门缓缓打开,阵阵书香扑面而来,大厅中央是几张长桌拼凑起的修复台,锤子、剪刀、镊子、棕毛刷……各种工具陈列其上。今年3月底,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拍摄团队走进扬大敬文图书馆古籍特藏部,历时一个多月,将鲜为人知的古籍修复工作拍摄成《我在扬大修古籍》纪录片。纪录片中的主角告诉拍摄团队,多年来他带了约800位实习生,但最后没有一人成为古籍修复师。老师的话让大家震惊,也让他们觉得这样的纪录很有意义。
A “修文物不一定在故宫”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后,以往被人忽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开始受到关注。“这对古籍修复是一件好事,可对修复师来说并没什么大的改变,这不是光靠兴趣就能坚持下来的工作。”吴庭宏说。吴庭宏是扬大敬文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资深古籍修复师,也是同学们的重点拍摄对象。
“大二的时候,我曾跟吴老师实习过,后来的两年,我也一直在学习古籍修复。”主创人员卞雨佳告诉记者,她还有几个月就要离开学校了,很想为这些辛苦付出的古籍修复老师做点什么,就想到召集同学为老师拍摄一部纪录片。“想通过这个纪录片,让更多的人了解古籍修复。”
为了拍好纪录片,卞雨佳带领团队来到古籍特藏部,跟着吴老师学习了一周。“修文物不一定要在故宫,或许离我们很近很近。”卞雨佳说,这部纪录片的完成,也算是为她的专业梦想交上的一份答卷。
B 8年修复古籍50000余页
工作台上,一本100多岁的古书已经满是虫蛀的痕迹,封皮破旧不堪,书页上还有灰黑色的虫卵,这是它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保养。
吴庭宏用毛笔蘸过事先调好的稀浆,轻涂在书页上,然后敷上一层宣纸,再用镊子将毛边挑干净。“修古书一定要细致入微,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给古籍造成致命的伤害。”吴老师说。
“修复古籍就像治病一样,也讲究望闻问切,针对不同的破损程度,我们要拟定不同的修复方案。”吴老师说。润湿压平、折页、锤平、压实、齐栏、打眼、穿稔、捆结、装订……几十道工序一一完成后,一本书就修复完成了。这些活基本上都是人工处理,很少使用机器。
“古籍修复要耐得住寂寞。”吴庭宏说,一个技术娴熟的修复师一天可以修复十页左右。而他这样枯灯独坐,一坐便是八年。这八年间,他与古籍特藏部的另一位修复师朱清已经修复古籍逾50000页。
C遗憾的是“后继无人”
“从2009年以来,我大概带了800位实习生,虽说数量上很可观,但最后没有一人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吴庭宏感慨到,过去,古籍修复有严格的师承关系,师父耳提面命,手艺代代相传,现如今全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得可怜。
数百位实习生无一人成为修复师,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没有专门的古籍修复专业,实习生虽然会学习档案修复,但主要课程还是在档案管理方面。其次,古籍修复工作辛苦枯燥,缺少晋升空间,要一直待在小房子里坐“冷板凳”,工资水平也比较低。此外还有社会关注不够的因素,学校里档案专业的只有大二的时候才会安排去实习,之后也没有相关的课程和就业引导。
“我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纪录片,让人们真正了解这个行业。”卞雨佳说,“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平台帮助我们扩大影响,让更多的人看到。”(记者 陈咏)